tel咨询电话:15132854000
tel_m

护栏底座新闻

  据媒体报道,东莞有一处公园的长条石凳上面,被管理方安装上了密密麻麻的扶手护栏。

  社区方面起初的回应是,装护栏是为避免流浪汉霸座躺卧,让路人能够坐下来休息。

  而随着舆论的发酵,这事竟然又有了不一样的说法,公园属地村里的工作人员解释,扶手已被撤除,并解释此前安装是应村民需求,旨在帮助老年人起身时撑扶,因公园使用者多为老人,他们常需借助物体撑扶站立。

  社区说是防止流浪汉躺卧,村里又说是帮助老人起身的装置,两种说法,我们到底该信谁?

  其实,如果说是辅助老人起身,对于如此密集的护栏而言,说服力显然还不太够。

  相比而言,“防止躺卧”这个说法,反而更为容易得到认可,而且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东莞独创,其他城市早就干过。

  比如,早在2012年,因流浪汉睡桥下影响市容,广州就曾在天桥底下浇筑水泥锥对付。

  江苏昆山震川好人公园里的长条椅,被焊上很多钢管,理由也是防止日结工在这里躺着睡觉。

  我们是应该夸想出这些主意的管理部门“太聪明”,还是说他们太过于缺乏对于底层民众的同情心?

  在基层管理者看来,这种“防躺卧”设计,既达到了自动防躺的管理效果,还不妨碍民众坐着,真可谓是“两全其美”的绝佳设计!

  现实生活中,在这种长条凳上躺着的,未必就全是流浪汉,底层民众累了躺着休息的也不少。

  至于如何划分底层民众,其实没必要展开说,就算是都市白领,也会有身心疲倦的时候,也想无人打扰的在公园长凳上躺着放空一下。

  我们也看到,绝大部分网友都反对这类设计,理由或许仅仅只是情感代入-如果自己落魄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,再看到这样的长椅,会是怎样的心情?

  而且,笔者也从这类新闻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对流浪人员不友好,往往都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。

  按照一些管理部门的回应,如果任由流浪汉躺卧会影响城市的形象,这个说法无疑是有争议的。

  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,不仅仅体现在“GDP”和“工资中等水准”有多高,或者说高楼大夏有多少、商圈建的多热闹。

  也不是“文明城市”、“卫生城市”这类的头衔戴了多少届,反而是对于弱者的态度更关键。

  2023年,美国旧金山为了迎接马上就要来临的APEC会议,紧急动员“创卫”,近8000名流浪汉一夜间神奇消失!

  这个被很多国人吹捧的“自由之都”,显然“文明”也是因人而异,关键时刻照样会打引号。

  我们有一些大城市,发展确实搞得挺好,但在民生方面好像做得又不够,尤其是在照顾弱者利益上。

  起码从目前我们所知的信息来看,很难证明这里曾被流浪人员占据,那护栏的安装就缺乏了根据。

  客观上来说,如果流浪人员聚集确实会带来一些卫生和安全风险隐患,有关部门进行防范也不是绝对没道理。

  比如,如果确实有流浪人员长期躺卧占用公园长椅,工作人能进行合法驱赶,并及时通知民政救助人员介入。

  盲目的安装,又匆匆的拆除,既浪费了金钱,更消耗了公众的信任,这也是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病。

  例如,曾被众多网友吐槽的贵阳BRT站“45°滑滑梯座椅”,就很典型的例子。

  就很让人理解不了,像公交站台这种地方,谁会没事躺在这里,即便有,发生的概率会有多大?

  有些地方习惯了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简单粗暴方式,被公众指责“不够人性化”,还要强行找点理由来挽回面子。

  不要让这些密密麻麻的护栏,成为城市对弱者说“不”的工具,更不要让城市文明,被人为的打了折扣。

  注: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自己的观点,提倡大家理性讨论,弘扬社会正能量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
  极目新闻(2025-11-02 10:54发布):东莞一公园长凳密集扶手被拆除,一装一拆是为何?

相关产品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相关案例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